你用粮票买过粮食吗票证时代的记忆

据资料显示,我国从年第一套粮票正式发行,直至年春被取消,流通长达38年之久。

这其中,年我国进入三年自然灾害苦难时期。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相续衍生出食用油票、肉票、鸡蛋票,糖票、布票等各种票证,以及其他如肥皂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等。类别五花八门,涉及生活领域中的方方面面。

当年积攒下来的粮票

粮票以及其他票证作为一种购粮购物凭证,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时代产物,是商品短缺生产力低下的见证。

那时候,几乎不管什么样的商品都会有与其对应的票证,城镇居民必须凭票证购买相对应的商品。

因商品种类繁多不可能一一涵盖,于是在票证之外,又发行了各种购货簿,如副食簿、煤碳簿、工业劵等等。

城镇居民必须凭票才能购买每月定量供给的粮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你说你是马云富可敌国,离了票证同样玩不转。

年,各省市地方粮票才开始发行,随之品目繁杂的各种票证应运而生,但只有全国粮票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任意流通。

而农村人则没有这些票证可领,只能命系於土地不敢擅离,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如今天般去省市外务工。私下经商更是不被允许,那可是破坏我们经济建设属于投机倒把犯罪行为。

这种无价票证,严禁涂改倒卖,有犯禁者国法严惩。

粮店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迁移,同样由于粮食关系的束缚而相当麻烦。

年东北某农村,在生产队土里刨食挣工分的父母养活不了我们兄弟六个,我被过继给在郑州市的姑妈家。姑父只送了两包粗糙草纸包扎的糕点给教务处老师,当时就搞定了上学事项,被称为插班生。

随后二老为我办户口时遇到大麻烦,农村与城市、或者是跨省市之间的迁移入户,由于粮食关系的束缚,各种规章制度相当繁琐。

一年半下来,二老只各种证明就开了一大摞,跑遍了各个部门。最终的结果是以二老无子嗣为由,可以把我的农业户口迁入。但是,要变成供应户须交纳元钱。

年的元,不下于今天的六万元,谁有那么多的积蓄?说白了就是,粮食关系的羁绊基本堵死了迁徙之门。

二老无奈之下,不得不放弃,我也就成了这城市的黑户。

至今仍记得家门口粮油店的店名字叫做“红卫”,很符合当时的大环境。店外“为人民服务”的横匾高悬,店里则全部是散装粮油。人们拿着粮油簿、拿钱、拿票证,按月领取一定的供应数额。

副食商店需要各种票证

每到下发工资票证之时,提油壶背米面袋子的人们就在粮油店门前排起了长队,幸福感十足。

买鱼肉蛋菜蔬或者其他东西时可就得跑到稍远一些的综合商店去,可是,这些是稀缺品,供给量少得可怜。

但那时候我们很知足,也很快乐。生活就在缝缝补补、省吃俭用中度过,大家都一样,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19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