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老街追忆15念念不忘油糖部上
少时,对通元集镇最早、最初的记忆,只能是油糖部。无它,近是一方面,出门上朝阳桥,北桥堍下第一家商店就是油糖部。嘴馋是又一方面,油糖部里有好吃的。
油糖部是乡人的俗称,盖因其卖油卖糖,这么叫到也直击本质。官名应叫西土副门市部。“西”,与方位有关,镇上有东土副门市部。“土副”的由来,几经打听,大概与其经营油盐酱酒、糖果烟杂等副食品有关吧。至于“土”从何来,就不得而知了。至于门市部,则是镇上供销社直属商店的统称,比如隔壁的供销社大百货门市部、文具门市部。
油糖部座北朝南,座落在法喜寺前岳庙街朝阳桥北堍,灰墙平顶,二层、十二开间,连扇木门,是典型的农村供销社建筑。在我记事时,属于当时镇上为数不多的现代楼房。当然,油糖部只占据了整座供销大楼最西边的三间。
顾客从油糖部中间的大门进出。大门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常见的四开玻璃木门,外罩店门板。左右两间,则是三开玻璃窗,同样外罩店门板。店门板一般营业时收起,以增加店内采光。
油糖部,内部布局为一不对称的“U”字型,出口正对大门。
进门左首,西间的四分之一处,面向南用白瓷砖砌了二个池子。西边的矮池子上放油桶卖菜油,东边的深池放食盐。中间稍宽的间隔则是操作台,方便营业员包扎食盐,供顾客暂时摆放油壶盐罐。
菜油,最早放在油缸里,用专门的竹制提子来计量,也有用洋铅皮(也有的地方叫白铁皮)提子。一般有半斤(克)、2两(克)、1两(50克)三种规格。
后来使用售油器,至于原理,至今未搞懂。只见营业员将售油器某个机关拉到一定的位置,再压下把手,油就从一个小水嘴里喷射而出。看着油壶一点点被灌满,对于当年的孩子来说,其实也是非常想亲自去操作一下的。
那时,到油糖部买菜油、酱油,叫“吊油”、或“吊酱油。为什么用“吊”,当时一直不得其解。后来见到营业员用提子从油缸中把菜油慢悠悠提上来倒进漏斗,方知“吊”得恰到好处。
吊油,那时没有塑料壶,玻璃瓶也不多,一般用陶瓷的大油壶,大概能装3至5斤的菜油。当然,平时起油镬并不用这个油壶,太大、太重了,也不好控制用油量。放在灶头的灶山或焦心洞内常用的油壶,容量最多一斤,圆形、矮胖,酱色釉;前后有壶嘴、把手,四耳可拴绳;顶部浅碟形,中间圆形小孔,无盖。但使用时,一般用白底蓝边的瓷盅替代盖子,一可防止异物进入油壶,二可盛放烧菜时认为多余的熟油。
在那个年代,食用油也凭票供应,每人每月也就二三两。家里起油镬,都会将油拉出细细的油线,沿着镬边四周,均匀地滴入,虔诚而专注。时不时因为觉得汇到镬底的油太多,又会用锅铲将热油铲回瓷盅里。而油壶嘴上有时少许挂下来的油,常常会被舌头舔去。
买食盐带盐罐子的不多。营业员用带小抄斗的杆秤计量,抄上小半斗的食盐,称上一斤,倒在操作台上正方形的包装纸上,包成六面八角的长方形,用纸绳十字交叉捆扎,就能放在随身携带的小元宝篮或筛篮中带回家。
西间面向东,是一排半人高的玻璃柜台,里面是放着各种酱菜的瓷钵,有榨菜、酱(生)瓜、酱黄瓜、人参罗卜、酥罗卜、小茄子、什锦菜等。其中小茄子是当地特产,拇指大的茄子咸中带甜,脆嫩爽口。酱菜平时买的人不算多,毕竟那时乡下人家每户都有几大缸的各式咸菜。
靠西墙的木架子上,高高低低整齐摆放着瓶装的白酒、黄酒、啤酒,后来又出现了汽酒。着地则是大甏的散装烧酒、黄酒、酱油、醋,各种酱菜、乳腐甏和成箱的啤酒、汽酒。早年的春节期间,还会供应散装的甜米酒,香醇可口。当然,购买散装的酒,还得叫“吊”,“吊酒”。
面向大门,“U”字型的底部,靠北墙是一排木架子,前面也是玻璃柜台。但里面放得是什么,时日久远已然忘却。想来不会是什么印象深刻的东西,自己也没买过。
壹点号文生修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