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故事9家乡的小推车上部
木头现在的农村,三轮车、四轮车、电动车大量普及,耕种、运输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村里能自己跑的车子,也就是大队里那台拖拉机,那是干公活的,各家各户要走个远路搬运重物,还得靠推车子。坐车的真爽俺村那莫乎叫推车子,也有的地方叫胶车子、小木车,或是小拥车,但不管叫什么,模样都一样。既然叫车,就必须有轮子,土话叫箍镂子,别看土,土得有来源,有说法。因为在上世纪60年代前,家庭用具中金属制品很稀罕,小胶车的车轮全是木头的,和我们在电影上见过的古代马车轮子一样。轮子的圆形车圈怎么弄?《荀子·劝学》里说“楺以为轮,其曲中规”,这里的“楺”,我们土话叫“熨”,就是把木头放火上边烤边鼓捣弯,弯不成一个圆怎么办,多个弯接呗,怎么接,只有箍了,这就是箍镂子的由来。那时,连接车轮外毂和内毂的可不是铁辐条,也是木头的,巧点的木匠会用插销反铆结构,增加减震效果。内毂和车轴是直接接触的,而不是用现在的轴承,由于是滑动摩擦,干摩!什么木头也撑不住劲。但先人们还是比较鬼的,车把上拴个油壶,推段里程就在车轴间点下油,摩擦就轻了点。管介的包上胶皮既然叫车,必须有轮子,没见过什么车迈开脚步走的。轮子是小推车的核心部件,除了它就是车架子了。和车轴连着的是两根方撑,平行排列。方撑外边是两根较长的方木,后端处理成圆柱形,以利于推车子的人攥着,那就是车把,这两根长木是前窄后宽的梯形样子排列。再往外就是弧形的车边,象一张弓一样,前头伸出来形成车嘴,后端到车把前端。连接这六根竖着的木头的是四根横木:轮子前边一个,轮子后边一个,把车子封起来,中间两根是很短的,各在轮子两边。带篓子的有了这些,车子结结实实地就能推了,但轮子还暴露在车架子上面,坐人拉货都不方便,于是加上挡蓬子,设计的很巧妙,也弄两根平行的方木,用四根撑子隼卯结构和连着车轴的那两根方木铆在一起,形成个扁形的笼子,把轮子装了进去。上蓬子前端和车嘴安了个爬头子,所谓爬头子,就是一根木头趴在车蓬上,两边用绳子或铁丝拴车嘴上,就是个能活动的车前挡头。人脸对着车篷子的地方,有个大括号样的装饰,嵌在左右撑子上,这个东西就叫车子。农家神器小推车在车架子后端靠近车把的地方,左右两根车腿,前后各用两根铁丝固定在车架上,当地人叫拉丝,形成前后两个三角,用处不少,镢头、铁锨、锄能放好几把。有拉车的推车子,老用手提溜着车把那得累死。不急,还有根车绊,三指多宽,长度能调节,拴在车把后边,每根车把上固定车绊的两个小木钮叫“不见天”,因为它永远在下边。见天也行,就必须翻车子了,还是不见为好。车绊有多股绳套在不见天前后,朝前推朝后拽都能用上力,祖宗们就是比咱聪明!现在已经进入胶车子时代推车子不怕上崖头,再陡的崖头,你把身子拱平,拿出吃奶的劲推,实在不行,在车嘴上拴根绳子,找个人帮着朝上拽就是了。怕就怕下陡坡,单靠拽车把,已经控制不好速度了,为防止车毁人伤,又在车子上安上刹车装置,那就是拉拉木和粘脚,前者是夹外圈的,后者是夹内圈的。刚开始没有经验,刹车装置安在轴前的轮上,后面一拽绳,弄不好就翻车子,改到轴后边后,效果明显强了不少。小的时候,家里垒个猪圈,要后边的鹰起山上采石头,十几把小胶车推着石头从山上朝下放,山路很陡,推车子的壮汉急瞪巴眼的掌控着速度,狠拽着粘脚,摩的吱嘎吱嘎的响,不同车子发出的声音频率和旋律是不一样,整个车队放着交响乐下了山。从山上推石头老式车箍镂子比较笨重,车架子也大,我们说的“大架子、大架子”的就是指它。由于摩擦力大,减震也不行,再好的汉子也就推个四五百斤。后来在轮子外覆上胶皮,颠簸得轻了,这就是胶车子名称的由来。再以后,有了充气轮胎,有了铁辐条,有了轴承,胶车子变得既轻巧又灵便,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好力气的推个一千斤也不成问题。但有些推了一辈子大架子车的人反而不太适应,太他妈得顺溜了,不好掌把,动不动就翻丫子挂!因此到死也还推着大架子。大架子车时代的人也知道享受
上一篇文章: 十二生肖之鼠湖南观互铜艺十二生肖专 下一篇文章: 卖油翁最后一句,教科书中都将其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