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课程之光焕发生命之彩
沐浴课程之光焕发生命之彩
文/徐正芝澴潭镇小学
“教室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课程的多样性决定着生命的多样性,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在朱永新老师的指引下,我开始了研发卓越课程的蹒跚之路。我希望孩子们沐浴在课程的光辉下,疯狂生长,畅然拔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种植课程呵护生命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为此,我校增设了“种植园”,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开阔视野,感受生活的美好,体验劳动的喜悦。我班也进行了开设了种植课程,让学生在种植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以及一粒一粟的来之不易,同时受到劳动的愉悦,生命萌发的美好,生命成长的喜悦。
为了让种植与学生的生命交汇交融,我们且行且歌,让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仪式般的存在。
启动仪式:种植启动仪式,我们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为大家讲了绘本《安的种子》。借绘本告诉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我们也可能每人都手握一粒“千年莲花”的种子,当我们拥有这样一粒种子的时候,我们要认出它最深处的模样,在为它布置大自然的滋养,等待它盛开的日子里,记得安——这个故事里的小和尚,记得他在严寒的冬日,满怀感激地把盛夏的种植装进小布袋,挂在胸前;记得他从容如一地去买东西、扫雪、坐斋饭、挑水;记得他悠悠然散步迎接每一个当下的样子。种出璀璨的莲花是一场极致的盛事,享受生命的过程,享受那些平凡的琐事,享受每一个安然的等待,更是生命的智慧。想借此告诉父母:万物有时,万物有序,如果不以它本来的样子爱它,而是以我要的方式爱它,足以害了它。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再耐心,安心等待,它才能成为我们希望的样子。随后,我们又一起学习了绘本《小种子》《爱睡觉的种子》《妈妈的小小向日葵》《植物彩虹》《我的名字克里桑丝美美菊花》《一园青菜成了精》《彩虹色的花》《两棵树》等,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生命的精彩与美好。
课程准备:在种植之前,为了让孩子们充分认识每种植物的属性,在种植过程中更好地管理,我让孩子们先办了一期植物手抄板,内容主要介绍自己所要种植的作物。辣椒、青菜、白菜、萝卜、西红柿等各种蔬菜跃然纸上,作物的来源、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病虫防治、营养价值及美食制作等,进行了一次全面科普,也为种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种植启动:为了让学生树立环保观念,我们种植的器皿发动学生变废为宝,把家中的旧油壶进行设计加工,进行种植。种植土壤,指导学生选择略微潮湿肥沃的土壤,然后选择在土壤中拌上有机肥,把花盆中装入四分之三的土壤,然后撒播种子,最后再撒一层薄薄的土壤进行覆盖。在撒种的过程中,先让孩子们细细观察自己的种子,并细心聆听内心的声音,然后把这些活动记录下来。汪鹏飞写到:“今天早上,我和妈妈一起种来老师发下的花种。我给它取名“小米粒”,因为它的形状大小和米粒相似。那颗种子细细长长的,它披着一件黑色的外衣,两边的尖角上有一点红红的小东西,像是一颗红宝石,可漂亮了!
我们开始种花籽了。首先,我用剪刀把泥土拨拨松,再把花籽埋进土里按一按,压压实。然后,再绕着盆边浇一圈水,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然不是淹死就是枯死。最后把盆栽放到有阳光的地方,让它快快长大,长出娇艳的花朵。妈妈特别说过,要每天细心的照顾它,给它浇水,施肥,就像爸爸妈妈照顾我、爱护我一样。”
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生长、成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悟,用笔墨去记录。在种子发芽的时候,贺紫眸写到:“哇!我的种子在沉睡三四天之后,终于发芽了!两片嫩嫩的小叶片,翠绿翠绿的,就像小丫丫头上等着的两根羊角辫,发端还未脱落的种子外壳,就像是发卡,可爱极了。我多想伸出手去抚摸一下它娇嫩的脸蛋呀,可是我怕伤害了它,生生压下心中的冲动,对它低语:‘小芽呀小芽,你一定要努力生长哦,我会每天都来看你的!’”
一个星期后,周思霖写到:“我的蒜苗增高了三四厘米啦。两片叶子就像两条翠绿的丝带,柔柔地斜上举,就像伸着手臂在做操的孩子。微风拂过,小小的身子轻轻摇晃,好像在对我说:‘来,我们一起跳舞吧。’”
后来,我看有的植物干涸了,我让孩子们化身种子,想象种子的奇特经历,深切体会种子的需要,更加珍爱自己的作物。曾亿蕾写到:“我是一粒种子,我喜欢柔软的床铺,就像豌豆公主睡的铺了十二床丝绵被,又铺了十二床鸭绒被那样柔软的床,可是小主人一点也不了解我的需求,给我准备了几个硬土疙瘩,磕得我浑身疼痛。小主人,你太狠心了。”增亿蕾为自己的粗心自责了。刘继贤写到:“我要喝水!我要喝水!小主人,你难道把我忘记了吗?再不给我水喝,我都要渴死了。你难道都没发现我原本靓丽的容颜已经因为缺水而变得憔悴不堪了吗?你看我现在成什么样子了:如翡翠般焕发着生命之光的面庞现在蜡黄蜡黄,原来挺直的摇杆现在也佝偻了,整个身体因为没有水分的滋养,皱皱巴巴,犹如垂暮的老人。小主人,你就忍心让我稚嫩的生命就此老去吗?”……一段段鲜活的文字,记录下孩子们内心真实的体验,唤醒自己呵护生命的责任。
演绎生命:研发课程最重要的是以人为中心,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被“看见”,每一个生命都蕴藏着可能性,让每一个生命努力向完美靠近,充满惊奇,触及灵魂,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成为最好的自己。基于这样的理念,让每个小组编写情景剧,通过角色演绎,认识生命、感悟生命、内化生命,让生命拔节生长,尽情狂欢。
穿越课程之后,孩子们感慨颇多,有人说:“通过种植,我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以后要珍惜每一个人的劳动成果。”有人说:“生命的过程,是一段艰辛的历程,我们既要吸纳阳光雨露,也要勇敢抗击风雨。”有人说:“此项活动,让我更明白了要感恩,一颗小小的菜苗就要付出如此多的心血,那么我们的成长里程中更要倾注父母多少的心血啊!”也有人说:“生命不易,要且行且珍惜,善待每一个日子,我们才不虚此行。”……一段段感言,也让我觉得此项课程,我们不曾辜负。
绘画课程畅想生命
《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基于本思想,我们着手策划了石头画课程、和树叶画课程。
听——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它能给懦弱者以坚强,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
在优美的旋律中,同学们把自己捡来的形形色色的石头进行拼画,僵硬的石头在同学们的手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张鸿辉:我拼的是《海边风景》,左边是父亲正坐在沙滩椅上休憩,右边是一个小孩正在海上冲浪,那么妈妈去哪里了呢?同学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哦。
张润昊:我是根据一篇课文《青山不老》拼的这幅作品,意思是一位老人长年累月在荒山上植树造林,最后这片荒山成了鸟儿的家园。通过这幅作品,我想呼唤全人类都爱护环境,善待地球。
周思霖:我的这幅作品是一家四口在晚饭后,趁着和煦的微风,在河边悠闲地散步。大家看,爸爸和妈妈相依相偎,二宝在妈妈的怀中向远处眺望,大宝拿着气球欢呼雀跃,多么温馨的一家人啊。我希望所有的家庭和和美美,其乐融融,没事的时候,能去大自然走走,听听鸟鸣,闻闻花香,赏赏游鱼。
乔杨杨:我的作品是《等待日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趁着熹微登临山顶,望着旭日一点点喷薄而出。
每一幅作品,呈现出孩子们灵动的想象,温馨的家庭、傲视群雄的恐龙、海边的沙滩、奔驰的骏马、宁静的夜色让冰冷的石头散发出人性的光辉,把我们的思绪带向遥远的地方。
看——飘飞的落叶会跳舞。绘本《落叶跳舞》大多是落叶组成的美丽画面,画面没有绚烂的色彩,但充盈着大自然各种各样的角色,有云山雀、猫头鹰、咕咕猫、小雪人、红樱桃……最美的是,各种树叶组成的动物、昆虫等形象有世间最丰富的表情,或惊讶、或镇定、或迷茫、或陶醉……这些秋日里的小精灵,在秋风中,手挽手,肩并肩,对着秋天嬉笑,和着风儿起舞。它们为孩子们打开一个广阔的视野——飘飞的落叶,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一段全新生命的开始。它们可以借由我们的手,再度彰显出生命的活力,惊艳世人的眼睛。
汪鹏飞的作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让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在落叶的组合中重生;郭睿珺的《醉秋》,主题鲜明,片片落叶如轻盈的蝴蝶,萦绕在女子的周围欣赏着美妙的舞姿,而女子似乎与秋色融为一体,浑然忘我;夏雨彤《吐泡泡的鱼》,让我想起了一首儿歌:小金鱼,爱打扮,穿着一件花花衫,东游游啊西转转,吐出几个零蛋蛋;李湖青的《老鼠觅食》惟妙惟肖,每只老鼠似乎闻到了食物的香味,小心翼翼地向食物靠近;贺紫眸《心向阳光》展示的一位女子向着阳光,向着明亮那方悄然行进,她的眼眸中一定盛开着一抹抹惊喜的光芒,正如她写的“一花一世界,一页一春秋。只因心中有爱,世界才光芒万丈”……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谁还会感伤生命的凋敝?有的只是对孩子们丰富想象的喝彩,对美好童心的钦佩,以及让我们重温童年的温馨。
以后,我还将对此类课程进行规划,例如石头画课程,除了石头拼画,还可以进行石头绘画课程;树叶画课程也还可以进行树叶印画,树叶手工制作等(如制作树叶书签,树叶饰品等)。此类课程可以季节为序,也可与节日结合,还可以分为童话、田野、家园等主题。将小小的石头和树叶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在锻炼他们动手能力的同时,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使他们信心满满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节日课程回馈生命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和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世界多元化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形势下,如何让节日精神扎根学生心田,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下面以时间为轴线,对我所进行的节日课程进行简单的梳理:
3.8妇女节开展《我爱你,妈妈》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先让孩子们欣赏歌颂母亲的歌曲,感受母爱的伟大;然后诵读孟郊的《游子吟》《游子诗》和《萱草》,感受母亲对子女的无限牵挂;再让孩子们回顾与母亲相处的生活点滴,述说母恩;最后让孩子们回家说一句“妈妈,我爱您”及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此项活动,不仅让我和孩子们热泪盈眶,也让很多妈妈泣不成声。
4.22世界地球日,通过手抄报等形式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通过《地球给人类的一封信》,让孩子们了解地球的诉求;通过七大洲四大洋的邂逅,让孩子了解地球的构造;通过“地球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充实对地球的认识。系列活动,树立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对地球的敬畏之心。
4月23世界读书日,举行“我与书籍比高矮”的摄影活动,“我最爱的一本课外书”阅读推荐活动,“我的百万富翁梦”读书规划活动等,“我眼中的阅读明星”演讲活动等,让学生爱上阅读,将阅读变成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
5月1日劳动节组织丰富的劳动教育活动:“创意小达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妈妈换岗一天”,“我是农作小能手”,“我们的美食节”为主题的劳动教育等等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光荣,也体谅父母的不易。
5月5日端午节,我们一起诵读端午的诗词,讲述端午起源的故事,然后回家和家长一起包粽子、插艾叶、喝雄黄酒,创作一幅节日主题的对联或诗歌,让屈原从悠悠的历史中走入孩子们的心田。
6月1日开展“感恩守护者”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创作演出节目,或歌唱,多舞蹈,或诵读,或特色表演等,既享受生命的狂欢,也用成长回馈关心守护他们的人。
9月10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号召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节日礼品,写上自己的祝福语,和老师一起拍上美美的合影,将师生情定格在生命的画框中。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10月1日开展“庆国庆”活动,观看国庆阅兵盛况,感受祖国的繁盛。
农历九月初九,开展敬老活动。
腊月,开展“飘香的年味”活动。
当生命的年轮愈合成圆,我们的生命之树,因为这些课程留下的轨迹而变得丰富多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