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缴获的歪把子机枪威力如何,天

北京主治青春痘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743253.html

年,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发明出了世界上 种现代意义上的机枪,其原理是利用火药气体压力取代过去的人力,使枪支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自动完成,真正达到了“一扣扳机,子弹喷涌”的战术效果。 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机枪在战场上所爆发出来的威力被大众所认可,随后各国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机枪研制工作,并先后创造出了在二战中闻名的各类优异机枪,例如:德国的MG42机枪、捷克的ZB26机枪、苏联的DP式机枪以及美国的M型机枪。

二战前夕,日本为了增强一线徒步步兵的火力,便效仿欧美列强军队的做法,在每个步兵班中都配备了机枪手,就这样,日本意义上的 款机枪——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诞生了。但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本土资源十分匮乏,所需要的武器原材料都必须依靠进口,而机枪的投入必定增大一线步兵的弹药消耗量,因此必须考虑由此带来的弹药保障问题。对此,日军高层给出了对策:不单独研制机枪所需要的弹药,而是选择把步枪弹药都统一改成通用型号,因为只有步枪和机枪使用同一种枪弹,这样才可以 限度地提高战斗时的弹药保障的方便性。

除了强调弹药的通用,日本陆军还特意强调了步枪、机枪的供弹具通用,何谓供弹具通用呢?其实就是打开一箱弹药拿出弹夹后,步枪手可以直接使用,机枪手也可以直接使用,并且在战斗中,可以把步枪手的枪弹收集起来供机枪使用,如果机枪坏了,或为了节省弹药,也可以选择把剩下的枪弹分发给步枪手使用。

尽管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实现了日本陆军基于战斗弹药保障的思想,但却牺牲了在战斗使用方面的整体性能。后经实战证明,枪械的结构越简单,可靠性也就相对越高,反之,可靠性则越糟,而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所采用的这种供弹方式,结构与动作过于复杂,不可避免的也就存在高故障率的隐忧。“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关东军把这款轻机枪带到了东北,刚开始用以作战的时候还没出现多大问题,但后来随着天气的越来越冷,大正十一式轻机枪的可靠性就出问题了,于是关东军就想到了一个“笨方法”,那就是配备一个油壶装在装弹机旁边,以便在战斗中随时可以为机件和枪弹涂油防冷来保持枪的可靠性。

除了天气的影响,大正十一式轻机枪还存在多项人机工程恶劣的情况,首先就是装弹程序复杂,对副射手的依赖性极大,其次就是枪的两脚架过长,导致火线过高,而且位置非常靠前,十分不便于发挥火力,并且由于枪体设置的正、副射手位置太过于紧密,导致在战场上机枪手的生存能力非常弱。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钻研出了一个对付大正十一式轻机枪的有效办法,就是专等装弹机枪弹打完后,立刻反击过去一个“排子枪”,甚至手榴弹,日军机枪手往往来不及躲藏就被击毙。

后来,由于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在使用中暴露出了大量问题,不能有效适应作战需要,日军又研制出了一款用30发弹夹供弹的九六式轻机枪,借此来逐渐取代“歪把子”机枪。但这个想法最终还是落败了,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把美国彻底拉入了二战的深渊,随着战场的逐渐扩大,九六式轻机枪供不应求,大量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又被投入到了战场上使用,结果在东南亚地区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使用的可靠性更差,甚至连油壶也无济于事了。

总的来说,虽然“歪把子”机枪的槽点很多,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地的抗日军民们仍然十分很看重缴获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因为当时他们的机枪数量根本不够作战需要,有总比没有强。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得到了大量美械装备的援助,于是但凡能用上精良武器的部队就开始倾向于淘汰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供给地方部队、民兵、游击队使用,而解放军甚至把它一直用到了 时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5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