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卖油郎巧遇女子似亡妻,求她给孩子
林芸和蔡大军是一对恩爱夫妻,可是好景不长,结婚不到两年,蔡大军就得急病去世了,留下年纪轻轻的林芸和双目失明的老母孤苦度日。
蔡大军去世时,林芸哭得死去活来,在场的人都唏嘘落泪,感叹她命运不济的同时,又为蔡母捏了一把汗。
毕竟林芸还年轻,迟早会改嫁,而蔡母只有蔡大军这么一个儿子,自己双目失明,生活不便,将来的生活才让人担忧。
可是大家都想错了,十年来林芸不仅没有改嫁,还把蔡母照顾得非常好,这期间有不少人给她介绍别人,她都一一回绝了。
这天,林芸正在家门口的地里干活,听见不远处有叫卖声,“卖油喽,卖油喽!”林芸想到家里的油正好吃完了,就跑回家取了油壶,走到卖油郎跟前说:“大哥,给我打一斤油!”
卖油的是一个年轻男子,三十来岁的样子,听到有人要打油,赶紧取了油斗,可在他接过林芸手中的油壶时,他看到林芸的长相,人瞬间呆了。
林芸很少被人这么直直的盯着看,当即心中非常不爽,就很不高兴的说:“我脸上有油吗?你这样盯着一个女子很没礼貌。”
卖油郎这才察觉到自己的失态,赶紧收起自己的目光,连连道歉:“对不起,对不起,你跟我见过的一个人太像了,一时失态了。”
“这么老套的借口也说得出来,赶紧给我打油吧,我地里还有活要干。”林芸觉得此人轻浮好色,便也没有给他好脸色看,催促着他赶紧打油。
卖油郎知道自己失礼,也不好再做解释,就赶紧给林芸打了一斤油,林芸扔过去一些碎银子,头也不回地走了。
下午林芸正在家里给婆婆做晚饭,村里经常一起玩的小媳妇阿良来找她,一进门就大惊小怪地说:“芸儿,那个卖油郎到处打听你的情况,是不是看上你了?”
“什么看上我了,就是一登徒浪子罢了,他都给你们打听我什么了?”林芸一听说卖油郎还在村里打听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也没什么,就是问你们家还有什么人,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跟查户口差不多。”阿良一边拿起林芸刚洗的黄瓜咬了一口,一边慢吞吞地说。
“你说这人是不是有病,我中午去打油的时候他就盯着我看了半天,下午还在村子里到处打听,你说他到底想干嘛?”林芸气呼呼地说。
“寡妇门前是非多,你还是小心点,说不定人家还真有什么想法。”
“他敢,一个外地的卖油郎还敢把歪心思动到我头上,他要是活腻了就可以来试试。”林芸向来泼辣,这些年打她主意的人不少,都被她想尽各种办法赶走了,自然也不怕一个卖油郎。
可这次的事情还真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阿良走了之后,林芸伺候完婆婆,就准备去闩大门,可她在关门的瞬间,发现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林芸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这会儿天快黑了,家中只有自己和瞎眼婆婆,要是真有人起歹心,还真不知道会怎么样。
林芸闩好大门,又搬了一张大桌子把门顶上,又看了看低矮的院墙,把墙下的东西都收拾干净,不给别人借力的机会。
林芸回到房间,竖起耳朵仔细听外面的动静,一直确定没有什么异样,才灭了灯睡觉。可她心里搁着事,怎么也睡不踏实,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准备起床回娘家去搬救兵。
可她刚打开门,却发现门口的墙根下坐着一个打盹的人,她拿起一旁的扫帚就追了过去,气势汹汹地喊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在我家院墙底下坐着?”
那人被她的声音惊醒,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林芸看清楚此人正是卖油郎时,声音立马提高了八度,“你这个人到底想干什么?怎么这么阴魂不散,大晚上的坐在我家院墙底下干什么?”
本来很安静的清晨,被林芸的声音划过,村里的老老少少都被她吵醒了,大家都出门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没一会儿功夫,林芸家门口就聚满了人。
卖油郎试图解释,“我本来想到你家去借宿,但考虑到你家只有两个妇人,就没好意思敲门,只好在院墙外面坐了一宿。”
“你还知道我家只有两个妇人呀?全村那么多地方你不去借宿,为什么跑到我寡妇家里来借宿,你当着大伙的面说说,你到底有什么目的。”有这么多村民看着,林芸胆子也大了。
“我…我…”卖油郎憋了半天,脸都涨得通红,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自己的意图。
“肯定没安什么好心,要不我们把他送去县衙,交给县令处理吧。”阿良拨开人群,站到林芸身边说。
“对,把他送去县衙。”
“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肯定没安好心。”
“一个外地人还想欺负我们这里的女人,也不看看我们村里都是什么人。”
……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子已经过去抓住了卖油郎的胳膊。
卖油郎一看大家真要把他送去见官,只好豁出去了。他很委屈地说:“我真的不是坏人,我也没有打她的主意,我只是想请她帮一个忙。”
“什么忙不能正大光明地说,需要你在人家院墙外面鬼鬼祟祟地待着?”阿良心直口快,直接说出了大家心中的疑问。
这时,卖油郎转过身对着林芸说:“大妹子,我叫钱玉成,家在离这里二十里地的钱家庄,我昨天见你的时候,就觉得你跟亡妻长得特别像,所以冒昧的多盯了几眼。”
“又来这一套,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我跟她长得很像?”林芸还是不愿意相信他。
“我有她的画像,你们放开我,我拿出来给你们看。”钱玉成一边说一边挣脱几个抓着他胳膊的人,从怀里掏出来一个绢布画像。
大家看了画像,不由得惊讶地张大嘴巴,那眉眼简直跟林芸一模一样,连她自己都不相信这个画像上是别人。
“五年前,她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了,给我留下了一个三岁的儿子,孩子天天找娘,我没办法就告诉他,他娘在别人家帮工,有时间了就会回去看他。”钱玉成说到这里有点伤感,说不下去了。
林芸也没想到他有这么悲伤的往事,为自己之前的无礼有点惭愧,就只好说:“我能帮你什么呢?”
“孩子快八岁了,对他娘的记忆就停留在这一张画像上,我想带孩子来看看你,请你临时给孩子当个娘,你放心,我会给你酬劳的。”
林芸守寡多年,膝下无子,对孩子也是很渴望的,觉得这个忙可以帮。
“我不要你的酬劳,孩子没娘也挺可怜的,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给孩子当干娘,在孩子面前我就是亲娘。”
“真的吗?那太好了,太感谢你了!孩子叫钱川,那我明天就带他过来看你。”钱玉成说完激动地给林芸鞠了一躬,然后挑着他的担子高高兴兴地走了。
林芸从来没有给人当过娘,心里还颇有些紧张,但她为了不让孩子失望,还是做足了功课。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她先去菜园里摘了很多新鲜菜,又杀了一只鸡,还准备了一些小朋友爱吃的零食。最后才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坐在家里等他们父子。
中午时分,钱玉成带着一个小男孩来了,孩子有些胆小害羞,躲在钱玉成的后面很陌生地看着林芸。
林芸把早准备好的零食端出来哄着钱川,没多一会儿,两个人就很熟了。那天钱川很开心,临走的时候恋恋不舍得对林芸说:“娘,你什么时候能回家看我?”
林芸的心中莫名心酸,她把钱川抱在怀里说:“娘要照顾阿婆走不开,你要是想娘了,就让你爹领着你过来。”
有了林芸的这句话,小钱川高高兴兴地走了。钱玉成心里对林芸充满了感激,过了几天送来了五两银子,可林芸死活都不要,钱玉成没办法,只好隔几天就来她家给她干点体力活,时间长了也会把钱川领来让他感受一下母爱。
一来二去,林芸和钱玉成互相有了好感,但谁也没好意思把这张窗户纸捅破,最后还是快言快语的阿良帮了他们一把。
这天,钱玉成领着钱川又来了,钱玉成在灶间烧火,林芸在灶上忙来忙去,而钱川一会拿点这个零食塞到林芸嘴里,说着:“娘你尝尝。”一会拿点那个果子塞到钱玉成嘴里,说着:“爹,你也吃。”
来串门的阿良看到这幸福的一幕,觉得林芸真应该找个人了。于是她对钱川说:“让你娘跟你们回家好不好?”
钱川歪着小脑袋说:“好是好,可是娘要照顾阿婆。”
“那我们把阿婆一起带上好不好?”阿良这话对着钱川说,也是对着林芸和钱玉成说的。
钱川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就拉着林芸的手说:“娘,我们带着阿婆一起回家好不好?”
林芸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就求助地看着钱玉成。钱玉成觉得此举正合他的心意,就摸着钱川的头说:“嗯,好办法,我们带着阿婆和你娘一起回家。”
林芸听到这话,脸红到了脖子根。阿良拍了拍她的肩膀,悄悄地在她耳边说:“是个好人,要好好把握。”
又拉起钱川的手说:“小川,走,上姨家吃好吃的走。”然后把他们两个大人留在了房间里。
“你说的是认真的吗?”林芸小声地问道。
“肯定是认真的,我想了很长时间不敢说,就害怕你拒绝,你愿意吗?”钱玉成走到林芸身边,盯着她说。
林芸娇羞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他们四个人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来年林芸又生了一个儿子,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简单又快乐。
蔡母又活了十多年,钱玉成一直帮着林芸照顾她,到死蔡母也没有受半点罪。
▲本故事为的原创民间故事,素材取自民间传说和原创虚构,旨在丰富读者业余生活,寓教于乐,与封建迷信无关!
▲本故事严禁擅自搬运,抄袭!如果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