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而不是在城市

《道德经》文化对乡村振兴实践的启示十

对乡村振兴实践者六问

今人大致对乡村振兴有三种看法,因此也将产生三种实践方式,哪种方式最切合实际,哪种方式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我们从道德经文化对乡村振兴实践的启示这一角度,进行简单分析:

第一种看法:乡村是城市的后腿、是城市的尾巴,乡村振兴是城市化的延续,是城市反哺乡村的具体实践,通过乡村振兴实践能把乡村建成更大的蓄水池,可以作为去库存的倾销地。

第二种看法:乡村是六亿乡民的乡村,三八六零,留守儿童,需要新老基建发力,造福相邻,让他们也能享受改革的成果,品味体验城市的便利,顺便提升农业生产转型,确保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第三种看法:乡村是五千年农耕文明的延续,是化解城市化危机的唯一通道。乡村振兴是改革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中国的乡村振兴实践将会为世界生态化发展带来新的巨大影响。建设乡村使之能够与城市形成城乡二元互动,相互输入势能,释放强大生机。

因此,第三种看法认为,为乡村建设赋能,通过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振兴文化与生态,营建乡村新产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哪个看法最正确,不愿意承认的人无非是因为自己代表的利益阶层的不同,要为稳固自己的利益站台发声。

历史的车轮终将永是向前滚动,说有阻挡得住呢,我们就从历史经典中汲取养分,至少要和乡村振兴实践者告知一声,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再接再厉,切莫放松,乡建六问,能到几层。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cī)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派一辆车回去沿路追寻,拉上落下的灵魂,让身心灵合为一体,从此再也不分开、不分离。

锻炼呼吸的气息,做好深呼吸,让万丈激情、让愤懑不已,让所有情绪化的东西都停止、消失,让自己温和柔软下来,像孩子一样心平气和,能够慢慢进步、持久成长。

清除旧观念,接受新事物,参考古今中外智慧,构建生命共同体,能不能选择最正确的方法道路?

围绕人民对幸福生活向往的生命情感本源出发,开展社会治理,不要让固有的经验,过往的利益关系阻碍、束缚前行的能力。

将个人的成败荣辱得失放置于国家民族乃至于世界的成败荣辱得失之后、之下、之中,使个人成长与乡村振兴实践休戚与共,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命个体就能够得以诞生。

明晓历史发展规律,清楚大势所趋,善于处理实务,通晓人情世故,就能够按捺住性子、脾气,带领乡民群众一起开始全面启动乡村振兴实践了。

为什么要对乡村振兴实践者这么苛刻,这么多要求呢?

因为乡村是唯一人神共居、天人合一的生活场景,遵从这样的文化习俗,有助于我们走对路子,作出成立。

你看,太阳用光线和温度促生万物,大地提供养料与水分滋养万物,从不厚此薄彼,也不嫌贫爱富,也从来不卡着万物的脖子,使其变成自己奴仆,这才是生命演化的方向和方式啊。

智商一百二十,情商一百二十,圆润通达,写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贺知章,年轻时被称为饮中八仙,干到八十才退休,回到老家颐养天年,又写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会心一笑。

无愧于古今第一乡贤的荣誉称号。当为今日乡贤的楷模。

贺知章为什么非要回到乡下的老屋安度余生呢?

因为乡村作息习惯比较宜居,生活方式更加自在,生产方式都与天地关联,人在自然中或者更近自然环境,就更符合人这种生命的解放与解脱吧。

也许,到乡村养老,使耕读交融,将会是一种最时髦的疗养治愈方式。

昨日敲手机写下解读第十章,不料想将复制错点为粘贴,只留下下面的这一句感悟代替整篇文字。回思一整天,仍然没能记忆起来前文,只好把这一句放在这里,做个提示:

每当爱民,便在某个日子提着油壶,背着米面去探望鳏寡孤贫,可惜的是现在他们都进了养老院,再想走形式体现爱民变得艰难(因为还要留影为证,一不小心拍到家里的茅台就会弄巧成拙成为笑料流传),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也不能光靠走形式就可以实现,所以,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追求有为,才是真抓实干。

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而不是在城市。

我们如果仅仅是在农业产业上打转转,把农业做成工业化,那依然还是在围绕生存问题,围绕解决温饱作设计,把农业变成工业把乡村变成城市,将更加不能化解城市化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全国举债度日(生产生活)的困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