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何深意教科书为何要删
中国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是由无数拥有大智慧的古人创造出来的篇章。他们第一次懂得如何钻木取火,遮寒避暑;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文字,有瓦遮头,不再风餐露宿;甚至有了自己的国度,有了自己独特的文明,于是有了五千年的传承。
古代人民将他们的智慧都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也成为后世了解古代最直观的方式。这些文章被收录成册,它们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如果没有这些文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就会像一缕青烟,转瞬即逝,无处可寻。
而如今,为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许多蕴藏着古代人民大智慧的文章典籍被搬上了书本。然而经过多年的不断修订,很多地方也有大幅度的改动。就像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卖油翁》最后一句话已经被删去,这其中又有怎样的原因呢?
01《卖油翁》的寓言故事
想要了解为什么会删减卖油翁的最后一句话,就要先明白卖油翁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其实这篇小短文并不难理解,甚至可以作为孩子们学习文言文的敲门砖,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卖油翁》
古代君子好六艺,谁能掌握其中一项都是非常令人敬仰的一件事。而六艺中的“射”成为陈尧咨向别人炫耀的资本,当然不得不说的是他射箭的水平堪称是天下第一,确实让别人望尘莫及。
素来喜爱射箭的他就在自己家里设立一座靶场,平时就在那里练习。今日也是如此,只不过碰巧一个卖油的老爷子路过,就站在一旁观看。哪怕陈尧咨几乎是百发百中,卖油翁也没有喝彩。
陈尧咨就以为老人是一个精通射箭的人,甚至技术要比自己好,于是转身询问。老者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这没有什么,你只不过是射的箭比旁人多,熟练而已”陈尧咨感觉自己的尊严受到了冒犯,非常气愤。
老者并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拿出了油壶,在油壶口放上一枚铜钱,往里倒油却是一滴油都没有溅到铜钱上。陈尧咨大为惊叹,老者还是那句“这没什么,我只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作者欧阳修为了佐证熟能生巧的这一观点,在文章最后写了一句大意为“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故事,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02为什么会删减掉这句话
也正是这句话,如今已经被删减出教科书。而其中删减的原因又有怎样不同寻常的深意呢?这其实首先就要从文章的作者,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身上寻找原因。
要知道的是,欧阳修不仅仅只是一个作家;一个诗人;一个文豪,他还是在朝中任过二品大员,也在翰林院供过职的,妥妥的皇帝面前的红人,更是一位政治家。
文学政治化在中国古代是一件很正常的现象,就像是秦朝利用法家的思想治国,到了汉朝先采用道家后又转用儒家。到了宋代文章已经开始融入“理”的色彩,而读书入仕正是宋代所推崇的“理”
众所周知的是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典型,所以在历史上宋朝除去杨家的七郎八虎,在没有与其他朝代一般的武将重臣。也正是在这种独特的背景下,文学政治化显而易见。
欧阳修推崇的熟能生巧其实也有话外音,目的就是为的鼓励学子们不要走弯路,一心读书才是正道,提倡的是积极入仕的寓意。而卖油翁之所以删减,正是因为提出的佐证与本身寓意有所冲突。
03佐证与本身寓意的冲突
那么熟能生巧与其他的两个寓言故事有什么冲突,才会删掉最后一句话呢?其实大家也很熟悉这两个小故事,都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和卖油翁一样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能人。
据传,有一个厨子,他的刀法十分出神入化,尤其是擅长杀牛。但他分解牛肉的方式与一般的分解牛肉截然不同,不用将牛骨剁碎,只需要一把好用的刀。
庖丁的一把刀用了整整十九年,他自己也说,所追求的正是遵循自然的规律,这正是因为他熟悉牛天生的身体构造,故而闭着眼睛都不会触及牛骨就能分出牛肉。
而轮扁斫轮更加与欧阳修所推崇的读书入仕大不相同,讲述的是一个专门制作轮子的工匠,他制作的车轮都十分地好用,甚至王公贵族都让他制作自己平日出行的车轮。
偶然看到君王在读书,就问君王“圣人既然已经不在了,那么为什么还要读圣人书。我的这门手艺,从来没有记录在书本上,但每天都在做同一件事,我的子子孙孙都能在实践中掌握这门技术”
两个故事看上去都是佐证熟能生巧的观点,但细细看来又有细微的分别,三个故事讲的可能是三个道理。不论是有没有文学政治化,卖油翁的故事告诉世人熟能生巧的道理是一定的。
但庖丁解牛除了熟能生巧这一层意思,还有让人们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明白其中所蕴涵的客观规律,才能有所成的寓意。而轮扁对君王说的话,甚至是否定了死读书的无用,坚信实践才能出真知。
04小结
然而对于当今社会而言,为什么在专家学者的讨论下会删掉呢?原因其实有两点,显而易见的就是其他两个小故事虽然也能佐证熟能生巧这一观点,但也有细微的差别,故而删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古人以前的道理,放在当今社会已经不适用了。就像是轮扁的故事,读先人之书真的是无用的吗?当然不是,读古人的大智慧能够丰富自身。在现代社会也没有什么实践比理论更重要,只有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现代的大智慧。
当然,我们要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古人留下的文章典籍,可取之处应当吸取,不可取的地方也应当摒弃。此外正确地引导也很重要,只要教师能够悉心地解释和引导也不会误导学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