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新区沉浸式体验让多彩非遗活起来
中科公益爱心 http://m.39.net/news/a_6213625.html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5月6日讯(记者何普言通讯员孙安琪)耙犁、平板车、石磙……走进鲁西新区岳程街道郝庄社区民俗馆,各个时代的麦收农具,以及鲁西南地区传统农耕文化,家庭布局摆设、衣物等物品尽现眼前,每一件物品,都有对应的文字和实用图片介绍,像“一本立体的百科全书”,装着满满的“回忆杀”。“这也是黄河文化流传给我们的艺术魅力,目前,全馆设有反映鲁西南地区近代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及传承变化的物品60余件,主要是为了让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和传承农耕文化,不忘自己的根本。”郝庄社区党支部书记郝俊华说。一直以来,鲁西新区紧紧围绕黄河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具有黄河文化历史底蕴的文化资源。在丹阳街道桑海社区民俗馆,蓑衣、马车、水车、提灯、油壶等生产工具、器具,不仅还原了上个世纪广大群众的生活风貌,更展示了菏泽人民艰苦奋斗、勤劳朴实的精神。社区民俗馆只是其中一部分,在马岭岗镇黄河故道曹州面人非遗馆门口的两侧对联——“黄河文化千古技艺成神奇,非遗传承一双巧手塑人生”,更是直接诠释了鲁西新区对黄河文化的款款深情。在社区民俗馆内,既有雍容华贵的牡丹,眉开眼笑的顽童,憨态可掬的寿星,也有腾飞的龙,展翅的凤以及各类戏曲人物。个个造型简练生动,形象逼真传神,比例夸张适度,色彩鲜艳夺目,令人叹为观止。马岭岗镇人大副主席郭春生介绍,曹州面人艺术是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馆内已有28名面塑艺人的余件面塑作品陈列,形成集观赏、把玩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也开启了中国近代面塑艺术的历史先河。据悉,为让黄河文化融于文创产品,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鲁西新区还打造了“黄河古陶”传统制品、非遗保护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等场所。
上一篇文章: 重生之我在广州做运营油壶仔篇上 下一篇文章: 油炸用剩的油先别扔教你三招,分分钟让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