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的塑料油桶油壶定期更换吗要警惕微塑料
#
随着大家对健康养生的重视,这些操作各位友友有没有经历?
1.感觉购买商品植物油不安全,经常自备油桶去油坊购买现榨油,感觉既香又安全......
2.为了控制在家做饭植物油的摄入,自备塑料分装油壶,但是一直用了很多年,或者直接用矿泉水瓶来做分装油壶......
以上情况不是个例,若是有心,友友就会发现,时间久了感觉塑料油桶、油壶有点变形,立不直站不稳了,这是怎么回事?
答案是,类似操作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要警惕微塑料及塑化剂污染呦!
由于塑料的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塑料制品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全球每年使用量接近3亿吨,塑料在受到光、辐射或物理、化学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更微小的碎片或颗粒,通常将直径小于5mm的塑料定义为微塑料(MPs)。
研究发现,纳米塑料在生物体内中可以迁移,以塑料为材质的包装材料可以释放极高水平的MPs,因此联合国环境大会将MPs作为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
微塑料可以对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并随食物链发生迁移,从而会对生态系统甚至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机体自身的代谢机制,口服摄入的微塑料大部分(90%以上)都可以通过粪便排泄掉,只有<μm的塑料颗粒才能在肠道上皮细胞内转移,从而引起全身性暴露产生毒性效应。目前报道的微塑料毒性研究主要包括细胞毒性、生殖毒性、免疫反应、影响铁的吸收、其他效应、复合暴露效应等。
如微塑料进入细胞可引起细胞毒性。聚乙烯是我们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塑料制品原料,聚乙烯纳米颗粒溶解在脂质双层膜的疏水核中,形成一个不缠结的单聚合链网络,从而改变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除了微塑料自身毒性以外,还要微塑料作为塑化剂、重金属、致病微生物等有毒物质的传播载体,随着食物链的流转最终到达人类体内,从而产生潜在的长期危害。
塑化剂是塑料制品中普遍存在的物质,它可以增强塑料制品的柔韧性,使塑料制品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加工性能。
但是由于工艺原因,塑化剂与塑料间结合紧密度存在差异,用塑料包装制品直接接触食品时,尤其在高温接触及盛装油脂等有机物质时,塑化剂可在塑料制品与食品中进行不同程度的迁移,由于塑化剂具有较强的雌激素生物效应,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会造成潜在危害,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塑化剂作为持久性污染物典型代表,成为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