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榨油争议大,到底能不能吃
在农村生活的农民,都会种上一些花生,芝麻,油菜等油料作物,收获的时候,晒干脱粒拉到小油坊榨成油,倒入小罐子里,每次炒菜的时候都是用的自榨油,大家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做的,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对身体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农村人身体也都很棒,并没有因为吃自榨油而出现什么问题,起码在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出现过。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养猪,到过年的时候,会把自家养的猪杀了,肉卖掉,自家会把猪身上的脂肪拿回家炼油,猪油熬过之后放到罐子里冷却之后会变成固状的,每次炒菜的时候放一点猪油,味道真的特别香。但是现在如果用猪油炒菜虽然感觉也是很香,但是可能因为最近几年生活条件好了,吃多了猪油炒的菜会感觉特别的油腻。
有专家评论说农村自榨油不健康,那么自榨油争议大,到底吃着健康不健康呢?
不健康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自榨油油坊作业都不规范,细菌含量超标,另一个是一级致癌物黄曲霉素超标。
曾经报道过的一对农民因售卖自榨油检验出来黄曲霉素超标7倍的例子。
一在农村,卫生条件确实不太好,农民收获的油料作物,都是露天晾晒,榨油前或许根本就没有清洗干净。还有就是有些小的油坊卫生状况真的令人担忧,随处可见的垃圾,榨油机器也是相当不干净,有的农村装油的油壶也不太干净,保持不好,这样的自榨油细菌含量相对来说超标肯定严重,长期食用对人健康确实不利。
二黄曲霉素是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只需要1毫克就能诱发细胞产生癌变,而且稳定性比较强,在°c以上的高温才能杀死,平常我们煮菜做饭的温度根本都无法杀灭。
黄曲霉素成为毒素之前,是一种常见的黄曲霉,广泛存在于腐烂的水果,发霉的食物。而油料作物花生在生长过程中就与土壤中的黄曲霉长期共存。
收获的油料作物,在晾晒的过程中,因为凉不干或者储存的过程中因为高温高湿储存不当发生霉变,都极易产生黄曲霉素。
小油坊生产商每天生产大量的,多家的油料作物,卫生不达标,油炸机器上肯定不可避免的携带大量的细菌和黄曲霉素,即使是干净的无霉变的油料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也会被黄曲霉素污染,导致自榨油不健康,食用是有一定风险的。
也就是说你在去油坊榨油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上家或者上上家的油料作物是否已经发霉或者黄曲霉素超标。小油坊的作业规范和工艺,榨出来的油确实不达标。
市面上常见的一些大型食用油生产厂家,在榨油过程中,所有的检验,生产,工艺等程序肯定是会严格把关,把期中的黄曲霉素清除干净,确保生产出来的食用油符合国家标准。
不过大型生产厂家生产的食用油保质期长,肯定会添加一定量的化学成分用来防腐,而我们农村的自榨油不会添加任何化学成分。
而且农村自榨油炒菜的味道确实比较香。
那么农村自榨油到底能不能吃呢?
只要我们在原料上层层把关,自己榨油时,尽量选用当季新鲜的花生,芝麻,油菜籽等油料作物,避免使用发霉的作物进行榨油。
榨油时,选用那些干净卫生的油坊,榨油机器要定时严格消毒,避免被细菌和黄曲霉素污染。
自榨油本身杂质含量比较多,我们储存的容器也要保证干净卫生,夏天高温细菌繁殖加快,尽量少食用自榨油。自榨油不能长期存放,容易变质,每次少榨一点,短时间够吃就好。
有些农村人人也会产生质疑,吃了一辈子的自榨油也没出现什么问题?专家说自榨油有危害是不是危言耸听。
大多农村人都有这种想法“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眼不见为净”,从健康卫生方面来说,自榨油确实不太卫生,长期食用是有一定的健康风险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