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面条侦探,教你如何判断一碗好的浆面

                            

原创风味君风味星球

本文为粉丝群故事分享。

欢迎进群来聊或找风味君投稿,共同登陆到由食物连接起来的美好星球,一起来分享日常吃喝生活情趣,和你最爱那些人间饮食记忆。

风味君

说来也奇怪,我一个北方人,对米线的热爱超越一切面条,几乎痴迷!

按地域来说,米粉米线这一类的米制品是南方特有产物。北方人的碳水食谱里通常以面条为主,我并不十分喜欢面条,但家里人日常主食都是面条的习惯,虽然不爱吃,但也不少吃。这么多年来我竟也能分辨出浆面条的“好坏”,成为浆面条的甄选大师,用看和闻的方式也能知道一碗浆面条是否好吃。我想我可以成为一名“浆面条侦探”,我能用看和闻的方式知道一碗浆面条是否好吃。我想我可以成为一名“浆面条侦探”。

做不了柯南,那就做”浆面条侦探”吧

*《名侦探柯南》

洛阳本地最家喻户晓的食物,其实不是烩面,而是浆面条。这是一种用发酵好的绿豆汤汁做汤底加上面、豆子的面食。我的舌头太有自己的想法了,它拒绝发酵发酸的面食品——浆面条;但我的鼻子不同,它尤其喜欢浆水醇厚却不刺鼻的味道。

浆面条的口感偏酸,虽然很多外地人吃不惯这一口,但洛阳人对它爱之深

*作者供图

不吃浆面条,我却有自己一套判断浆面条的味道是否好的方法。根据我的家人朋友验证,我每次给到的意见还是很灵的。请别太惊讶,我这就说说判断的方法。判断食物是否好吃,无例外就是看、闻、吃。

第一:看是看浆面条的汤水,做好的浆面条,汤水是浑的,不是清的。浆面条的汤如果很清澈,这个汤就要“谢”了,食客看见谁家卖清汤的浆面条,保准掉头走人,说不定还要告知亲朋好友,不是正宗的。

甘肃天水的浆水是用蔬菜发酵制成,与洛阳用绿豆发酵的浆水不同,虽说都有发酵至酸腐的味道,但洛阳的浆水更为浑一些。注:这是甘肃天水的浆水,在甘肃有一种面食叫浆水面,和浆面条不同

*《风味原产地甘肃》

第二:闻浆水的味道。浆水是纯绿豆发酵好,用绿豆汤汁做的。发酵好的浆闻起来就是臭臭酸酸的,但感觉很醇厚,没有发酵好的浆,闻起来说是生化武器也不过分!不好的浆,味道是尖酸的!“尖”在这里可不是形容词,是动词!是冲鼻子的意思。形象生动地描述一个场景,你可以沉浸式体验到“尖”了。想象一下还是高中时,大夏天的,教室里的汗馊味,你在外面走廊想要回教室,踏入门的一瞬间,那味道直直攻击鼻子,就是这样的感觉!尖酸的浆可不能入口,是一道吃了是会坏肚子,且叫人想要哕(yuě)的黑魔法攻击!

尽管我不爱吃,但有别的方式证明浆面条是否好吃。我通常会出动一位在郑州生活的同学亲自下场帮我验证,浆水面是否真的好吃。同学是一个小鸟胃的人,她自己家里做好的饭菜,吃一点就饱了。但来洛阳找我玩,尤其吃我妈妈做的浆面条,她可喜欢了,能把一盆浆面条全部吃光!还有热乎的牛肉汤,也是大碗大碗地干。我想,她可能才是骨子里的洛阳人,能对浆面条和各种汤无比包容和热爱,应该是一个合格洛阳人的基本素养。

用发酵好的浆水做的浆面条虽带着酸味,却特别开胃!与醋有异曲同工之妙

*《风味原产地甘肃》

洛阳和郑州这两座城市虽然近,但饮食习惯还是很不同;郑州朋友喜欢每次带着肚子来洛阳“进货”,浆面条装好了一肚子再回去,报复性进食的感觉,缓缓回味几个月,下次再来吃。

单单只有郑州的朋友觉得好吃,这个评分还是不够客观。我还得参考本地老饕意见对我的浆面条评级加以“验证”。我舅这个时候就出场了!舅舅吃浆面条,铁定是不会在盛有浆面条的碗里加肉沫的,更别说大块的肉片了。他的老派吃法,是要充分吃到浆水原味,并且要一叠的猪头肉再来二两小酒搭配着吃!要是你给他的浆面条加了肉沫,他会生气,心中暗暗骂一句“信球”(一种骂人的方言,大家不要学)

老饕的吃法是豪爽派的,但在一些店家常见的是炸馒头片,吃不饱的人会买来配着浆面条一起吃

*作者供图

不过,现在生活水平都已经提高了,大多数洛阳人还是会在吃浆面条的时候加上浇头,包括肉沫。

浆面条又叫浆饭,也称穷人饭。叫穷人饭并不是因为真的穷,也不是贬义词,而是因为面条制作简单,口味独特,还特别方便。胃口小的人,吃了一碗就觉得撑的不行了,但是一个小时后就饿了,浆面条是很会骗肚子的,另外也因为浆面条是酸的,贼拉开胃,喜欢的人能顿顿吃呢!所以在洛阳还有句老话“浆饭热三遍,给肉都不换”。但对浆面条的评价却是两极的,不喜欢的人会觉得这是一碗放馊的馊饭,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下口。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浆饭人人做得起,人人也吃得起。

制作面条,不过是信手掂来的事情

*《风味原产地甘肃》

关于浆水的制作,我答不上来,每一家的作坊在制作的工艺上大同小异,味道也有些许的差别。本地人认为,味道不同与用的水、豆子,还有作坊位置有关。洛阳城西地势低平,浆水的味道中和。洛阳城东地势低,下大雨那最容易积水,浆的味道重。喜好中和的,喜好浓重的,看个人的口味喜好,正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嘛。大多洛阳人认为城东的浆才是正统会拜托人来城东打浆。因为浆的味道过分酸爽,坐公交车的时候会给大油壶多套上几个袋子。

且是用家里的食用桶打浆,看阿姨拿的食用桶,可以知道这是用了很久的油桶。

坐上小电车去打浆,对公交车上的乘客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友好的打浆选择,不会在逼仄多人狭窄的封闭空间忍受原浆水的酸臭味

*作者供图

几乎每户老洛阳人,家家都会做浆面条,并无秘方可言。买浆、打浆、煮沸、下面,其他配菜丰俭由人。口味大同小异,其中细微的差别只有在“吃别人家”的时候,才能察觉,那就是家的味道。

我,地地道道的洛阳土著,钟爱家乡美食!却从来不爱浆面条,常年被妈妈笑话是个假洛阳人。但,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碗浆面条是我们感情维系的重要方式之一。我的鼻子尤其享受那一刻空气里飘荡的家的气味:舅舅的一盘猪头二两小酒配着浆饭、大姐的一盘辣椒圈配着浆饭、妈妈的生腌芹菜配着浆饭,我坐在一边一小口一小口的吃,听着他们一边吃浆饭一边说着近日的所见所闻、家长里短。

这是作者的妈妈去吃浆面条,是一个非常可爱爱笑的阿姨!

*作者供图

都是酸酸呛呛的风味,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即使不吃,但围绕着浆水的每一句都不会让人觉得厌烦。窗外车水马龙,窗内欢声笑语,所谓家人围坐、灯火可亲就是这样。从家出发,又回到家里去,都在这一碗小小的浆面条里。

口述:烧包老虎兔

排版:风味君

头图:作者供图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8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