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六
何景瑞民俗大写意:时光掠影,留住乡愁一一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六)
作者:何景瑞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赓续民族精神,用拳拳的赤子之情,经过长时间的子夜笔耕,留下了这些民俗文字,记录中国北方历史,为即将消失的文化存证,留住民俗文学之根和民族生活基因。
一一题记
.埯子镐
立夏前后,埯瓜种豆。又到栽秧季节,田园杂兴促相催,薰风带暑来,埯镐亲近大地,刨根问底,施展移花接木之功夫,陇亩蒸翠叶,莺啼蝶恋花,闲看满架黄瓜爬,入厢思倦随便拿。生锈的埯子镐,全副武装地陈列着,睡南窗,已成民俗用具供人观赏。
埯子镐,分铁头和木把,形似镐头,小巧灵通,用途广泛,南方四季都使用,赤峰一带立夏后才迎季使用,刨坑栽柿子辣椒、黄瓜茄子等蔬菜秧子,一镐定乾坤,总揽满域的畦园大势。
小时候,姥爷家有镐头地,每到立夏的某个早晨,便从山里头,去十里开外的集市上,买回各种蔬菜秧棵,先用埯子镐刨出规律有序的坑,拌上羊粪,坐水栽培秧子,山沟水如油,得从山下沟里挑水浇园子,几乎一年不用卖菜,每当吃到顶花带刺的黄瓜,都充满了劳动人民的丰收喜悦。有人说是埯子镐刨出来的,我却说是一挑子一挑子水挑来的,两者彼此相济并叙。
.古车轱辘
曾经在古道上行走,辙乱旗靡,渔猎游戈,压的凹槽已被封层隐去,遗迹尚存,牵引服重致远,铸造车軎的迁徒游籍,运程车械,从纺轮旋转开始,就有了运行的雏形,中国黄帝是车的发明者、改进者和管理者,当时从技术演进的角度看,轮转器具是车的直接或间接的先驱,车轴则是车的主导,二为合一才是历史文化前进的古车轱辘。
在甲骨文中,有多种形体的车字。从中可知,车已由轴、轮、单辕、衡及双轭构成。有关兵车作战、商王乘车狩猎、用车祭祀和驯服驾车之马的卜辞均较丰富。在甲骨卜辞中,即已发现使用马车的记录。《菁》中有“甲午,王往逐兕,小臣载车,马硪驭王车,子央亦坠。”
古车轱辘,分为方轴轱辘和圆轴轱辘两种,结构笨拙,孔槽固定,外圈多以栽胎或钢卯组成。方轴有轴蕊轴承自动旋转,多为栽胎,全钢制作,比较先进近代。圆轴为木制榫卯固定为一体,用圆轴在车底轴碗上转动,车上备有油壶篓,长期往轴上?油,别有车趣。这两种车的特点,是冬季拉运专用,全用牛来拉车,是老式的专用运输工具,赋有很多古老的故事与传说。
如今,老式轱辘车,轴轻辘离,车服以庸,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历史文物和社会遗产。
.小炕桌
桌子摆在炕上,一家老小围着小炕桌,生活其乐融融,日子香甜幸福,时间拉长了岁月,祖祖辈辈,年年顿顿,在那火红的年代,炕桌是农村生活的写真,什么孩子老婆热炕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庄稼饭十点半,站客难打发,等等,闲嗑也唠到炕桌上,真有点文化味道。
小炕桌是实木家俱,叫小饭桌,也叫桌几和桌案。过去,一间房子半间炕,锅台连着炕,家家有小炕桌,有长方的和正方的。那时吃饭只是一碗咸菜疙瘩,逢年过节才有几个菜,别看这个桌小,吃饭还有规矩,炕上背对窗户的位子是一家之主坐的,来了客人坐在两旁,小孩妇女不能上桌,炕桌礼仪讲究多,桌小事大。农村家里的切身之物,在生活中打下深深的烙印,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小炕桌显示出家乡的美好,那种亲情永驻心头。
桌上风情已逝去,记忆犹存老炕桌。如今,在赤峰市古玩城,又见到小饭桌,包浆素美,净淡泰然,又想起很多故事,让人品味现代生活的进步与发展,定格民俗精神,珍惜现在,不忘过去。
.老座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坐着纹丝不动,时针却不停地走,撩动多少人迈开匆匆忙忙的脚步,惊动心灵,声震空间,像家里的老头子,唠唠叨叨,缠缠绵绵,敲打每个人的心窗,不厌其烦,天天正能量,这就是对民俗老座钟的评价。
原来,古时人们用“晷”(读“轨”)来测算时间,在圆形石板上刻上表明时间的度数,圆心立一个小棍,由日出到日落,小棍的阴影由长而短,又由短而长地映在度数上,即标示着时间。“寸阴”,即阴影缩短或延长一寸的距离,通常用来表示时间极为短暂。后来,人们用“寸阴”来劝导大家珍惜分分秒秒的点滴时间。《淮南子-厚道训》中说:“故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笑也”。(“尺之壁”:直径一尺的扁平圆形玉器,先秦时,径尺之壁价值连城。)年8月24日,董必武曾应《中学生》杂志的请求题诗道:“古云此日足惜,吾辈更应惜秒阴”,其“秒阴”正是由“寸阴”发展而来的。古有《惜阴》诗云:“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吾辈方少年,更应惜秒阴”。可见,前辈对光阴是十分珍惜的。
在赤峰市古玩城家俱市场,看到沈阳金杯牌两座一高一矮的老座钟,看上去跟新的一样,毫无破损,已成为怀旧的老物件。
.老木桶
独之佳木,生活所用,原始环保,装器大成,饮水思木桶,放粮不引鼠,在农村家庭的众多盛器中,唯有老木桶独树一帜,成为农家一支花。
在赤峰市古玩城见到一个老木桶,沁色古颜,持浆老化,从结构上观赏,可以考证其使用范筹,首先考虑到装水是水桶,其次是盛放粮食是粮桶,再就是存酒是酒桶,格局是由物质决定的,小器物大气场,小角落大民生。桶是一样的,因装的东西不同,命运也就不一样,联想到人生,也何不如此。
“高风还忆浮梅槛,短烛长吟理旧毡”。人们在漫长的劳动生活实践中,思索木头,入木三分,创造实器,大用其材。过去木头资源丰富,木匠就地取材,发明了木桶,其特点是用途广泛,有容乃大,为生活提供了方便,取之自然,服务社会与民众,富有历史的民俗价值。
思桶聚神,独坐窗前,凝视昨日的一种记忆,读懂古人的《明日歌》,把所有的过往装进老木桶里,静待“花”开,一定会长出不朽的思想果实。
.大水缸
存储静如水,身境总有加减为序,尽管生存状态从没改变,但因抛开心中许多莫须有的负累,一度在销声匿迹的葫芦瓣歌声中开心欢乐,舀有十足,勺有不满,丰俭由人,空况索然,对于浩瀚历史,不过是白驹过隙,从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看到大水缸,一下子把尘封在脑海中关于大水缸的记忆激活,添盈心际。
大水缸,俗称“缸瓮”,在旧时农村,是最重要的储水容器,家家户户都有。在农耕时代,缸与村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米面缸、酸菜缸、咸菜缸、鸡蛋缸和腊肉缸等,都用缸来存储东西,缸分大小,用途也各不相同,缸缸相用。
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的很多东西,基本都是用缸来盛载。关于缸的记忆,主要是储水,那时一个营子一口井,家家到井沿挑水,一年四季水缸不能断水。再就是腌制酸菜,先在缸底撒盐,逐棵逐层码菜踩实,看着大缸里渍满的大白菜,结实紧致而有序,家家溢满丰收的喜悦,大水缸是社会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辘轳井
记忆中的辘轳井,赤峰有二道井子,甚至会更多的井子,在红山文化层面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依村而居,装满繁星,凿醒天河,源水注解,为先祖的塑像擦洗金身,从石头缝围拢的空隙中,寻找初心,流淌生活,上下不安的水桶,在生活深处打捞古老的岁月。
曾经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命运不是辘轳》,响彻心扉,回味无穷。歌中唱道:没有的总想有,得到的还盼望,盼来盼去盼个透心凉,女人不是水,男人不是缸,还有那泥和筐,把井绳缠在身上,黑油油的铁脊梁,汗珠子滚太阳,泪花泡月亮,命运不是那辘轳。多么淳朴的民俗,虽然辘轳井几乎到了遗忘的尽头,还可以亲身感受井的实物古景,辨认一口井的澎湃前身,天河入井,沧海为水,井悟饮水思源。
辘井乡愁千番过,轳摇民俗万户盈。在家乡的生产队年代,队队都有辘轳井,大多建在地势比较高的中心地段,俗称“井沿”,其主要由辘轳架子、辘辘、井绳、水斗子和水槽子组成,是人工人畜饮水的唯一打水取水场所。
多少代,多少辈,赓续在辘轳井时代,祖先用石头堆砌坚固的壁垒,掏出翻滚的巨浪,汇泽普天大众,演绎出况世已久的故事与传说,井者不俗,地域持重,是社会进步的真实写照。
生活与生命是一场艰难的社会蜕变,与辘轳井不缺席地相伴,一路风花雪月醉染流年,穿过历史长廊,把往事捞起,辘轳井展示着最美丽的民俗文化风景!
.压水井
铁骨柔情驻驿站,沉醉弥香忆乡恋。如水的欢乐,探地而舞,压力山大,余生很贵,源源不断地滴揉于水桶中,寻找初心,容止若思,减轻农人挑水负担,吃水不用出家门,开启手工半自动的“洋井”生涯。人生风景无数,谁能回头再度?参观传统生活原物,体会社会进步,笑看压水井,更加感知大自然的幸福和谐之美,品味精彩人生。
所谓“洋井”,就是压水井,约在70年代盛行,赤峰地下水源充沛,适合用钢管砸井,把10米左右的1寸半或2寸的无缝钢管焊接一体,在一端煅砸成管尖,并有规律地排序钻无数管眼,再把井管砸到地下,拧上井头,利用真空压力的物理原理,引水入桶,一家之井便诞生了。压水井投资小,简而易行,卫生清洁,普及广泛,是农家饮水、浇园子的居家必备,省时省力,随时可取,井水哗哗,一压就是半个世纪。
有井才有家,时代的风华,用压水之源洗去多少尘埃浮躁,把生活拧成绳头,拴住回忆,捋一下井把,是否又回到从前。一井一部精彩的典籍,述说了一段历史故事。压水井的原型,固化了当时农村的场景,实物古朴,鉴证了地域文化的社会进步,丰富了民俗传统的文化遗产,欢迎前来参观,收获精神上的滚滚财源。
.石头碾子
惊石之滚古生态,软硬兼施压从容,圆圈路广成大道,放马江湖碎日月。从新石器开始,石压石,石碾食,古老更替,面面具到,碾入故乡载不走浓浓愁思,转得再远也走不出碾道,这是一门没有橡皮擦的绘画艺术,目光里没有海,唯有民俗文化起波澜,石头碾子不仅仅是为了粉碎零星琐事,它却是一串串历史上的亲身经历,拥有石器快乐的社会福利。
石头碾子,是石器砸、碾、压的综合体,是人们常用的生活工具,可称为一架碾子、一盘碾子、一台碾子和一副碾子,地域不同叫法也不一样,在赤峰一带叫一盘碾子的多。石碾子一头大一头小,小的碾子有八九百斤,一盘大的能上吨,农民用木头做一个方框,叫碾框子,中间位置设置轴脐正对准碾子的轴碗,碾盘中心是碾轴,在碾框子上有固定的轴孔,再配上碾棍,可以人推马拉,围着碾台转圈,碾盘里高外低,圆的离心运动,使碾压的粮食自动下滑,经过几次反复的工序,由粗粮变细粮,如石齿嚼面,完成碾子的精工破碎任务。
小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碾房,一个营子还有多个姓氏私用的碾道,比如“何家碾子”“张家碾子”等,那时吃的多是玉米,有一句“白天人忙,晚上碾子忙”,“小孩放学占碾子,大人半夜推碾子”,有时有的人抱着碾棍睡觉,早晨还等着喝玉米粥呢。自从电力进农村,有了粮食加工厂,农民从碾子上解脱出来,彻底终结了碾子时代。
如今,很多地方把磨盘用来垫街铺路,也有的村庄会保留下来,作为乡村记忆的景点,帮助年轻人了解过去的生活。
.饸饹床子
这个养眼的名字,养活了一个时代,看到饸饹床子,就又一次受到时光的感染,把日子拉得很长,那往昔的峥嵘岁月,艰苦朴素的背景浓香,充满干劲十足的农业大生产的力量,闪烁大跃进生活的光芒,藏着中华民族太多的希望和幸福。
饸饹床子,有木制和铁制两种,是轧制饸饹面[hélemiàn](又称合罗面)的工具,也是中国北方的传统特色面食之一。在赤峰一带,把和好的荞麦面、玉米面、小米面、高粱面和小麦面,用饸饹床子在锅上轧成面条状,现煮现吃,成为独特的风味名吃。
据传说,饸饹面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商纣王听闻苏护之女苏妲己相貌奇美,下诏纳其为妃,苏妲己就由其兄嫂护送前往国都朝歌,途中下榻于当地驿馆,妲己之嫂颇通玄术,知道会有妖魔不利于妲己,于是下厨用面粉佐以祛邪镇灾之物作了一碗面,亲自给小姑妲己端去,看到九尾狐狸精正在吸取妲己的元神,幻化成妲己模样,假妲己笑问所端面食叫何名字,妲己之嫂见天命如此,只是喃喃道“活啦,活啦……”于是演变为“饸饹”。到了西晋时期,刘伶被罢官,晚年开了一家饭馆,依据历史的“活啦面条”,作为特色食谱,并把传说悬挂门口,食客也由此日渐增多,成了绝世佳肴。
在家乡,一个营子饸饹床子并不多,一般的时候吃不上饸饹面,只有在坨砒打墙、和泥上笆、赶热活和干重活时,才能吃上一顿荞麦面饸饹;有在老人去逝时,给举重的人轧饸饹,叫吃“饸饹头子”;还有给小孩发“百岁”吃,叫吃长寿面。那时候,视饸饹为生活奢侈品,因食欲大开,吃的多,当成浪费粮食,农民平时是吃不上饸饹的,吃上的也就是榆树皮玉米面的,还得满街借饸饹床子。
时过境迁索无味,机又逢时成大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机械改变了饸饹床子的一切,成为民俗怀旧物件,又见到饸饹床子,略显陈旧,还渗透着热气蒸蒸的影子,勾兑出那些难以忘怀的故事与传说。
作者简介
何景瑞,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初头朗村农民,草根写手,笔耕半个世纪,作品在《中华日报(泰国)》《澳洲讯报(新西兰)》《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精神文明报》《精短小说》《吴地文化闪小说》《中国精短小说年选》《中国闪小说精选》《国际闪小说精选一一星闪瀚宇(第一卷)》《华文闪小说精选》等报刊杂志及年选本发表作品。出版《初头朗的故事与传说》一部,纯文学专著《笔思归——何景瑞文集》一部,用质朴的文字,书写原汁原味的乡土作品,抒发农民草根写手情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545.html